《周处除三害》公映前换盘,触发“尺度焦虑症”?

佚名网络人气:282时间:2024-04-10

3月1日,上海某影院的徐经理经历了进入龙年后最焦虑的一天。

一大早,她就频繁地与顺丰小哥联系,因为她在当天10:30排了一场新片《周处除三害》,而她必须等到该片的公映拷贝送来,才能放映此片。

“虽然之前《第二十条》也曾因为字幕里有错别字而进行过拷贝更换,但换盘时间很充裕,不影响排片和放映。像《周处除三害》这种到了上映日期才临时换盘的,一年也遇不到一次。”

即便公映拷贝到手,在确定内容之前,徐经理的焦虑依然没有消散。毕竟,这次临时换盘牵扯到了一个足以影响影片票房命运的事情——尺度。

由黄精甫自编自导,阮经天、袁富华、陈以文、王净、李李仁、谢琼煖主演的犯罪动作片《周处除三害》在2月23日发微博,以“成人爽片,震碎感官”为宣传语,提醒“未成年人谨慎观影”。

随后该片在内地点映期间,以爆裂的动作戏,和大胆直白的黑色幽默,让很多观众惊呼“这尺度是我能在影院里看到的?”一时间,以“大尺度”为核心词汇的自媒体文章,雪片般铺满了互联网。

电影市场分析师连城易脆表示,当下不少所谓的“大尺度”讨论并非片方刻意所为,而是一些营销号或者自媒体博主基于流量思维的考虑,故意夸大其词,从而追求吸睛效果。对片方来说,是利弊皆有。能帮影片吸引到一批观众,同时也可能造成潜在的舆论风险。

于是,当2月28日传出《周处除三害》公映需要更换新版拷贝的时候,网络上纷纷猜测是因为尺度过大被举报,而需要进行紧急修改。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多年养成的“尺度焦虑症”立即就犯了——公映版还能看吗?会不会让故事和人物面目全非?要不还是等流媒体上的原始版吧……

体现在实际行动上,2月29日,该片点映最后一天的全国上座率,从前一天的10.6%直线飙升至20.7%。因为大家都想赶着换盘前,看到“未删减版”。

与此同时,一些买了该片预售的观众开始退票。据猫眼专业版统计,该片3月1日的大盘退票人次高达4万,大盘退票率为8.2%。上映首日的成绩明显受到临时换盘的影响,排片仅8.9%,全国上座率14.6%,收获1811万人民币票房,“巧合”地夺下了单日票房榜榜三位置。

尽管事实证明,公映版与点映版相比,只修改了个别镜头里非视觉焦点的局部区域,但是这场风波带来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因为那些被“大尺度”吸引而来的人,得知了该片于3月1日上线Netflix,也得知了公映版与之对比,在最后的礼堂戏份上有所删改。这场因为暴力尺度而带来的变化,虽然没有影响剧情,但是在视觉流畅度、讽刺力度、人物塑造精度上有所不同。

看电影如果看不到最本来的面目,岂不是看了个寂寞?影迷的“尺度焦虑症”由此诞生。

中国内地院线至今未实行分级制度,无论是国产片还是引进片,只要尺度一大,就需进行“技术处理”。由于实际处理由片方自己操作,所以处理方法也很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删减镜头、画面替换、补拍内容、重新配音、特效P图等。

不同类型的尺度问题,有不同的度量衡。

针对于裸露画面的尺度,新世纪以来始终有一条硬红线——不能露点。

关于银幕上裸露画面的尺度,一直以来是争议比较大的。因为裸露身体并不和情色永远划等号。有些电影里的身体裸露画面,与情色并无关联;而有些电影就算没有裸露身体,也充满了情色的味道。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泰坦尼克号》,1998年在内地上映的时候,并未处理片中女主角的露点镜头。后来也没听说过哪个观众因为看过这几个镜头而产生不良影响的案例。

另一个例子是《色·戒》。虽然当时有很多人为内地的删减感到遗憾,但理性的人都会认为这次删减很有必要。

《电影中国》主编、知名影评人孤烟表示,裸露画面删改的尺度需要灵活掌握。《色·戒》是一个标准,既露点又和情色直接关联,肯定映前就要删。

《王朝的女人·杨贵妃》里被网友戏称为“马震”的那个镜头,就遭遇了映后删改。这也是一个标准。《周处除三害》里出现的镜头,侧面全裸但没有露点,就得以保留,也没有p上小黑裙。这又是一个标准。

针对于暴力画面的尺度,呈现出了与类型有关的特性。

电影大V“远见电影院的远叔叔”唐大远表示,对裸露画面的严,源于我们国家对情色的界定比较严格。而对于暴力类画面的尺度,其实是相对宽松的。尤其是战争片,在暴力尺度、血腥尺度上,能比动作片、警匪片、犯罪片更宽松一点。

纵观近些年因为暴力画面的尺度而遭遇删改的影片,确实不像裸露画面那样有红线,而是更多地考虑到大多数观众的承受程度。

像《八佰》《红海行动》《长津湖》这样的国产战争片,很多战场上的伤亡画面,在视觉冲击力上都很强。因为故事发生在战场上,观众对血腥和暴力的承受能力会被拉高。更加写实地还原战场上的残酷,也更利于让观众理解战争片所传达的内核。

而动作片、警匪片、犯罪片里的暴力画面,多为犯罪行为、侵害行为、制止犯罪而采取的反抗行为。在这种环境下,普通观众对血腥和暴力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看着就疼”。

那么通常这种片子的尺度在哪里呢?通过研究过往案例(尤其是引进片),可以总结出三个比较常见的情况——肢解、贯穿和血液喷溅。

以《周处除三害》为例。刚传出公映版可能要删改的时候,有经验的影评人和影迷,就给出了几个面临修改的候选桥段:1、陈灰(李李仁 饰)按着陈桂林(阮经天 饰)的脸在墙上擦行。2、陈灰的眼睛被香炉刺入。3、陈桂林杀香港仔(袁富华 饰)的过程中被一长段钢筋刺入腰部,及他将其抽出的画面。

这几个在点映时把观众“看疼”的镜头,在尺度上并没有大到“肢解”和贯穿”的级别,也没有辅助上血液喷溅的画面,因此都没有触碰到红线。

再看礼堂射杀邪教教众的戏。教众的中枪画面里,有比较大尺度的血液喷溅。于是我们只看到陈桂林开枪的画面,而教众中枪的画面,则被尊者画像所替换。尤其是陈桂林连续射杀台子上那一众人的全景镜头,完全看不见了。

除了视觉上的尺度,还有内容和人物上的尺度。这方面的一个核心要素是“杜绝明示”。

连城易脆表示,很多人存在精神洁癖,1帧画面的减少都无法接受,然而必须要认识到的是,电影背后承载的是大量的意识形态、文化传播、市场考量、执行效率等问题。

比如对于这次《周处除三害》在去除了一个边角地带的标识后重发公映拷贝,唐大远就表示完全理解、完全支持。“这个是原则问题。就像当时《碟中谍6》里有个画面里的地图用错了,也是被发现后立即替换。其它国家在引进影片时,遇到这类问题,也大都会进行删改。”

有一些涉及到历史和现实焦点问题的内容,尺度上的把握都呈现出“杜绝明示”的特点,但凡达到了实锤效果的画面、台词,通常都会被要求删改。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张艺谋近年的两部影片——《一秒钟》和《坚如磐石》。

不能将孩子被车撞死的信息直接告诉给观众,也不能让过于露骨的官场腐败和“官官相护”的台词直接说出来。

另一个一定要杜绝明示的,是人物设定里的同性恋。来到21世纪20年代,这方面并无松动,不仅对国产片严格把控,而且对引进片也是拿着放大镜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查。

为了不明示《波西米亚狂想曲》主人公佛莱迪·摩克瑞(拉米·马雷克 饰)的同性恋身份,全片虽然只删减了4分钟时长,却涉及到数十场戏。所有明示其性取向的台词和动作,哪怕只是拍了下另一个男人的屁股,都被删掉了。

而内容和人物设定上的尺度把控,经常会带来动机的错位和剧情的跳跃,让人看完后一头雾水,难以理解。这种遭遇经历多了,自然会患上“尺度焦虑症”。

徐经理表示,虽然没看到有家长带着小孩来看《周处除三害》,但是现在十几岁的中学生,在外貌上很难一眼就判断出是否成年。而且现在观众都是网上购票,影城也不可能做到检票的同时查验身份证。

“删改会影响观感,但以目前的社会现实论,也是符合国情的。”唐大远表示,“从剧本立项到把控成片,管理部门对创作的关注,本质上是积极的。影片在‘尺度’上是动态的,管理和创作是相互试探的。《涉过愤怒的海》等片上映后,还是让我们看到了进步。”

连城易脆指出:“所有关于电影删改尺度的讨论,都不能只围绕电影本身,而忽略国家、社会的背景存在,否则对应的结论和方案都会显得乌托邦。电影作为社会意识同样是社会存在的体现,永远无法孤立存在。”

也许,“尺度焦虑症”还会伴随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大尺度”也依然会是一把营销上的双刃剑。它能带来一些人,也会劝退一些人,更有可能引舆情烧身。《周处除三害》是有惊无险,效仿者和跟风者可就不一定如此好命了。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内容无意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相关内容,谢谢!

Copyright © 2019 悟空影院